百余名台湾和香港青年相聚大运河畔 探寻古城扬州永葆年轻“流量密码”

  中新网扬州8月6日电 (朱晓颖 崔佳明)6日,“知行扬州·花开有声”海峡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周暨“百万青年看祖国”2025扬州站活动启幕。百余名台湾和香港的青年共赴文化之约,相聚大运河畔,探寻千年古城扬州永葆年轻的“流量密码”。

8月6日,“知行扬州·花开有声”海峡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周暨“百万青年看祖国”2025扬州站活动启幕。崔佳明 摄

  江苏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李卫华在启幕仪式上表示,“‘百万青年看祖国’活动落地江苏三年来,从2023年200余名香港青年触摸古城肌理,到2024年‘艺海拾遗’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生,再到今年百余名台湾青年、香港青年共赴文化之约,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朋友在行走中感知祖国大地的厚重底蕴,在交流中筑牢‘两岸一家亲’的深厚共识。希望大家将江苏的见闻与感悟带回台湾、带到香江之畔,让更多同胞感受祖国大陆的发展脉动。”

启幕仪式上,扬州以木偶题字方式为“香港·扬州非遗小店”揭幕。 崔佳明 摄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海外联谊会、共青团江苏省委指导,扬州市海外联谊会、扬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共青团扬州市委联合主办。以文化为桥、以青春为帆,在知行合一中读懂扬州。在扬州的这几天,青年朋友们可以通过CityWalk的形式探寻古城永葆年轻的“流量密码”;可以通过体验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通过畅游“幻龙星河夜”沉浸式感受科技与非遗“跨界共生”的蓬勃生命力;可以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穿越”千年漕运盛景;可以在瘦西湖畔聆听古筝雅韵;同时,他们还可以在夏日音乐会上与扬州青年一起碰撞出“青春的火花”。

  作为本次活动的东道主,扬州始终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每一位远方的朋友。扬州市海外联谊会会长丁四海表示,“让我们以此次文化之旅为新起点,以青春之我续接文化薪火,用创新之思开拓文明新境,让千年文脉在古今对话中流淌不息,让青春力量在知行实践中绽放出时代朝气的花朵。”

  启幕仪式上,扬州还以木偶题字方式为“香港·扬州非遗小店”揭幕,一笔一划,皆是匠心;一纸一题,满是情谊。同时,为让台湾青年、香港青年更深度地“知行扬州”,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推出三条特色研学线路,串联起历史文化、科创文化与生态文化经典地标,等待青年朋友们用脚步丈量、用心灵感悟。(完)

【编辑:李润泽】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XVOm1n"></kbd><del id="G1HuYR"></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b3rEQ4"></b>
  • 那一夜的夜行故事原画质
  • 床上的夜宴私语未删减资源
  • 梦中的肌禁忌未剪辑
查看更多

《他的绯闻经历未审查版本》

发布时间:2025-08-06 20:12:35 一次缠绵约会未压缩版 来自湖南

NightsofFleshWithoutShame完整版影片  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同样也显示房价处在下行区间。该局数据显示,8月郑州市新建住宅销售5919套、面积71.6万平方米、均价11992元/平方米。7月,上述数据分别为7668套、93.93万平方米和13234元/平方米。整体对比这两个月数据,除新建住宅批准预售面积8月比7月略有提升,余下数据包括商品房批准预售套数及面积(包括住宅和非住宅)、均价等,8月均低于7月。二手房方面,成交及均价有升有降,整体波动不大。  截至9月24日24时,“0815”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例、无症状感染者574例。新增解除隔离无症状感染者5例。累计治愈出院确诊病例13例,解除隔离无症状感染者485例。现有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89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女,22岁,渭南市报告,为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的随行人员。9月23日从外省自驾返陕,到达后点对点闭环转运至隔离点,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245489
举报
热点推荐
  • 关于胴体日记原画质

    2025-08-06 20:12:35

  • 我的花园禁忌未压缩版

    2025-08-06 20:12:35

  • 秘密的肌场景高清未删减

    2025-08-06 20:12:35

  • DreamsofEcstasyandPleasure未审查版本

    2025-08-06 20:12:35

  • ?????无删减

    2025-08-06 20:12:35

  • 我们裸爱影像未修正

    2025-08-06 20:12:35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