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天降美食 另有一件或许并不算小的小事值得一提。关于骨笛的命名,学界一直有不同声音,主要来自于刘正国的坚持。笛在文献中出现较晚,《诗经》《左传》等先秦古籍有关音乐的记载中,涉及“笙、箫、龠、管、篪”等众多古代管乐器,却并没有笛。汉代马融在《长笛赋》中说,“笛生乎大汉”。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黄翔鹏曾就贾湖骨笛的定名提出一种观点,他认为一个祖先有很多后代,不应以其中一种后裔之名给祖先定名。贾湖骨管是中国管乐器的祖制,不应该用晚出现的名称为早出现的乐器定名。但他提出不必苛求某一种后代的名字,就以当下最自然、最简单的命名,称“笛”即可。就此中止了当时对贾湖乐器定名的讨论。但刘正国认为,以笛来命名,显然同样难逃“以后裔之名为祖先定名”之嫌。。
本报北京8月6日电 (记者郑海鸥)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监测:2025年上半年专业剧场、小剧场新空间等剧场类演出16.05万场,票房收入54.02亿元,观众人数2055.01万人次;位列票房收入前200名的剧场类演出IP(含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场次、票房、观众人数较2024年均有显著提升。口碑效应成为剧场类演出产品扩展观演人群的关键。
今年上半年,话剧保持在所有演出品类中的优势地位,场次同比增长16%,票房同比增长3%;由于在专业剧场演出场次激增,脱口秀整体票房显著增长,演出场次同比增长54.1%,票房同比增长134.9%,已成剧场类演出第二大品类;音乐剧市场增长持续,票房同比增长15.1%;舞蹈演出市场整体趋稳,票房小幅增长。
【编辑:刘阳禾】